高效送风口
高效送风口更换完过滤器后,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外观检查
查看过滤器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或倾斜,确保其与送风口框架紧密贴合,周边密封良好,无明显缝隙。
检查过滤器表面有无破损、划伤或其他物理损伤,滤纸应无褶皱、无脱落,框架无损坏。若发现问题,需及时调整或更换过滤器。
风速检测
使用风速仪在送风口处均匀选取多个测量点,一般不少于 5 个点,测量各点的风速。多点测量是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送风口的风速分布情况。
将测量结果与设计风速进行对比,允许偏差通常在设计风速的 ±10% - ±15% 范围内。若风速偏差过大,可能是过滤器安装不当、系统阻力变化或风机故障等原因导致,需要进一步排查。
风量检测
可采用风量罩或通过测量风管内的风速结合风管截面积来计算风量。
对比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其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在 ±10% 左右。若风量不符合要求,需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漏风、过滤器是否堵塞或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等问题。
压差检测
通过送风口安装的压差计读取过滤器两端的压差。更换过滤器后,初始压差应与过滤器的设计初始压差相近。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压差,并观察压差的变化情况。如果压差上升过快,可能是过滤器选型不当、空气含尘量过高或系统存在其他异常;若压差过小,可能是过滤器安装有泄漏,导致部分空气未经过滤直接通过。
洁净度检测
使用粒子计数器对送风口下游的空气进行检测,测量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如对 0.3μm、0.5μm 等粒径的粒子进行计数。
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洁净度等级标准进行对比,例如,对于洁净室的高效送风口,若要求达到万级洁净度,则每立方米空气中≥0.5μm 的粒子数应不超过 352000 个。若粒子浓度超标,说明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不佳,可能存在泄漏或过滤器本身质量问题。
密封性检测
可采用烟雾法或气溶胶法进行检测。将烟雾发生器或气溶胶发生器放置在送风口上游,在送风口周围及下游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检测是否有烟雾或气溶胶泄漏。
若发现有烟雾或气溶胶泄漏,说明送风口与过滤器之间、过滤器与框架之间或框架与墙体之间存在密封不严的情况,需要重新检查密封部件,进行密封处理或更换相关部件。